开云体育电脑版下载:
从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,就不停有媒体和学术机构在讨论AI对就业的影响。之前OpenAI和微软都发布过一些关于最容易受AI影响的岗位的数据报告。
今天看到一份研究,收集和分析了近1.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,时间跨度从2023年1月到2025年10月。研究者是Henley Wing Chiu,Revealera(招聘数据提供商)的联合发起人,发表在Bloomberry上。 原文链接:
我看完后认为这个研究挺靠谱的。数据量大,方法也透明。他还用Indeed的数据做了交叉验证(Indeed报美国岗位下降7.3%,他的数据是8%),基本吻合。
美国的数据我觉得对我们还挺有参考价值的,尤其考虑到美国是2023年初ChatGPT爆火后开始大规模用AI,中国是2025年初DeepSeek爆火后才跟上。差了两年左右。
当然,中美就业市场结构不太一样,有些岗位需要谨慎看待。我会在文中具体说明。
基于这份研究,我想聊聊我的理解:AI到底在取代什么工作?哪些工作其实还挺安全?
先说核心观点:AI不是造成大规模失业的主因,同时,它的影响在不一样的岗位上表现不太一样:执行类工作在下降,决策类工作相对安全。层级越高,受冲击越小。
这个数字很重要,它是判断各个岗位是否异常的基准线%?那只是跟着市场走。下降20%、30%?那才是真的被冲击了。
很多人讨论AI对就业的影响时,会忽略这个基准。他们说某个岗位下降了10%,肯定是AI搞的,但其实市场整体就在下降。
产生这种分发的关键我觉得在执行和策略的区别。图形设计师的工作是什么?依据需求做图。摄影师呢?依据需求拍照。内容写作者?依据需求写文字。这些都是执行层面的工作。
AI现在恰好擅长这个——给它一个需求,它能快速输出。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、即梦、豆包可以生成图片,Claude、GPT、DeepSeek、Qwen、豆包可以写文案。虽然质量不一定完美,但对于很多场景来说,够用了。
他们要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、做战略决策、判断什么方案更好、协调团队执行。这些需要大量沟通、判断、权衡。AI目前做不好。
平面设计师(Graphic Designer)和产品设计师表现也好于基准线,因为他们的工作涉及大量客户沟通和迭代。不是给需求→出图这么简单。
这不是一年的事。2024年就增长了78%,2025年继续+40%。整个AI基础设施的岗位都在增长:
而且这也是连续两年增长(2024年+10%,2025年+18.3%)。
当互联网上充斥着AI生成的内容时,人们对传统渠道的信任度在下降。搜索出来的结果?AI生成的。展示广告?AI设计的。冷邮件?AI写的。
所以网红营销反而在增长。国内这个趋势可能更明显。小红书、抖音、B站的达人营销增长很快,MCN机构、品牌投放团队都在招人。这个岗位在国内应该也是增长的。作为一名博主,我自己也可以感觉到这两年的品牌营销需求很强。
你给工程师配上Cursor、Claude Code,他们能更快完成功能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。公司不会因为工具好用了就裁人,反而会让这些人做更多事。不过,AI编程工具能力的爆发依然还只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,我觉得这部分的影响还需要再持续观察一段时间。
可能是因为AI客服很难替代人挨骂吧,在面对客户愤怒或困惑的时候,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们、做出灵活判断的人,不是一个按脚本回复的机器人。
销售不只是发邮件、打电话。它需要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、建立信任、谈判、判断何时该push、何时该退。这些高度依赖人际互动和判断力。
有意思的是,GTM工程师(Go-to-Market Engineer)增长了205%(虽然岗位数量少,没达到统计阈值)。
公司需要懂技术的人用AI工具搭营销系统、自动化流程、优化转化率。但销售的核心——和客户建立关系、成交订单——还是得人来做。层级分化:高层比IC安全得多
举个例子。以前一个VP想验证一个技术方案,得找工程师开会、讨论、让团队做原型。现在呢?打开Cursor,自己就能快速做一个原型出来。以前一个产品总监想分析用户数据,得找数据分析师。现在呢?用Claude直接问,几分钟就能拿到答案。
这个趋势在创意行业也一样。创意总监稳定,创意执行下降。Google去年裁了大量中层管理者,也是类似的逻辑。扁平化组织,减少中间层,让决策者直接对接执行者。
国内可能会有类似趋势,但要看公司文化。国内很多公司的管理层级更多,决策流程更长,AI能不能真的让高层更独立,还不确定。但一线员工受冲击最大这个趋势,应该是一样的。
不是所有工作都危险,也不是所有工作都安全。关键看你做什么。你的工作是接受需求→输出结果?那确实要小心。AI擅长这个。
软件工程师、客服代表、销售岗位整体稳定,说明AI不会一夜之间大规模取代人。但创意执行、医疗记录员这些岗位的下降也是真实的。
这份研究以美国市场为主,有些岗位(比如医疗记录员、合规专员)在国内情况不一样。但核心趋势——执行类下降、决策类稳定、AI基础设施岗位增长——应该类似。
日常是按照指示达成目标?要小心。AI会慢慢的擅长这个。日常是判断该做什么、怎么做、为什么做?相对安全。
有固定流程、固定输出格式?AI能学会。每次都不一样、需要灵活应对?AI暂时做不好。
涉及理解他人情绪、做复杂权衡、承担相应的责任?AI替代不了。只是处理信息、生成内容?AI能帮上很多忙。
一线员工?要么往管理/决策方向走,要么让自己成为用AI做决策的那种一线员工。已经是管理层?学会用AI工具提升效率,价值会更大。
不是为了让AI替代你,是为了让AI赋能你。软件工程师没被AI取代,反而因为有了Cursor、Claude Code变得更高效。销售也一样,GTM工程师需求暴涨,说明会用AI搭系统的销售更值钱。
你觉得你的岗位在AI面前安全吗?你看到的AI对就业的影响是怎样的?欢迎评论区聊聊。